close


霧鎖京華
  北京的霧霾污染10月31日再次達到中度以上,這至少已是10月份以來的第四輪。包圍北京的河北地區也好不到哪去。吐槽聲傳遍互聯網,由於APEC在即,政府對北京及周邊地區汽車限行及高污染企業停工限工的措施即將推出,人們發牢騷又多了個話把。APEC像是面鏡子,照出霧鎖京華給這個國家帶來的尷尬,以及治理霧霾之難。
  APEC期間北京汽車單雙號限行及讓一些工廠“熄火”,都是臨時性措施。北京屆時即使出了藍天,也是“花高價買來的”,根本不可持續。為了外國人“興師動眾”,對於一些人來說是最有的罵的。政府恐怕只能聽著了。大家對霧霾有氣,明知道“不全是政府的錯”,但喜歡罵人的不罵政府,又能罵誰呢?
  中國人傳統上重視迎客,APEC期間採取一些特殊措施,儘量減少霧霾天,大多數人恐怕不會覺得這不正常。如果是在平時,政府“無緣無故”下令汽車單雙號出行,公眾肯定不乾,輿論會大鬧。而這次因為是開APEC,網上雖有吐槽,但民眾對政府的特殊措施總體上是配合的態度。
  霧霾能治,大家都不開車、工廠都停工就行了。但這不叫治。有人指責,政府為什麼不早些採取限車關廠的措施,偏等APEC來?這樣的胡言亂語純屬起哄,如此裝傻充愣者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工廠都關了,大家用什麼?汽車都停了,有車族誰乾?中國要尋求的是既開工廠又開汽車而藍天就在我們頭頂的治理之道。
  難就難在這裡。中國的發電總量2010年超過美國,汽車保有量遠不及美國,而我們的人口是美國的四倍多,我們還需多發多少電、多開多少車,才能讓我們的生活水平再往前追一追。由於中國的大部分經濟活動集中在中東部地區,我們各種設備的減排能力低,而且我們處在基礎建設的高峰期,河北一個省的鋼產量一度超過全美國,我們治污的壓力與民眾要多掙錢、過更好日子的要求是相互衝突的。
  但我們不能為了掙錢把自己“憋死”。我們面臨比其他國家工業化時期要嚴峻得多的兩難選擇。這個兩難既是政府的,也是社會全體成員的。APEC這面鏡子,再清楚不過照出了我們全社會在物質和環保利益之間高度擰巴的真實樣子。
  沒有不發牢騷的社會,牢騷有時就像理性社會呼出的二氧化碳。北京經歷了霧霾的10月,但之前的夏天和春天過得似乎還不錯。這兩年的治理是否還是有些作用呢?這恐怕還要年底的權威分析說了算。中國政府如今對霧霾的重視度可謂達到了“最高級”,實質性的治霾措施不斷出台,如果科學不欺騙我們的話,一定的效果總應是有的。
  霧霾是對中國粗放現代化方式發出的警告,但它不是對中國高速發展和放飛想象的窒息。我們要防霧霾帶來的傷害,但我們不能讓思想能力和意志先被它廢了。要走出霧霾,我們必須保持足夠的精神健康,做到心明眼亮。
  這一切歸結為一句話,那就是最終一定得是我們戰勝霧霾,而不能是霧霾擊敗我們。
 
 
(編輯:SN14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xbryhejccf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